浪潮的特殊地位
浪潮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末端堪称“隐秘”的大户,那些位于后端的企业往往不被人关注。然而,事实表明,后端的发展往往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最高水平。如果浪潮仅仅是一家服务器供应商,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深入探讨它。在2019年4月16日的IPF2019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会议上,浪潮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生态领域的最新进展。
浪潮一直不声不响地在幕后努力,在这次大会上,它展现了自己在人工智能生态方面的独到观点和规划。与那些只重视前端产品的公司不同,浪潮更重视整个产业链的基础建设和生态发展。
计算力生态重构
在人工智能兴起之前,x86服务器是计算力的主要来源,这一架构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分工清晰的产业体系。但人工智能的出现,如同一位不速之客,打破了既有的秩序,迫使围绕人工智能的计算力体系必须重新构建。在之前的体系中,各个环节之间配合无间,然而人工智能的兴起对计算力提出了全新的需求。
这项重构工程非短期内能完成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必须依赖新的硬件和软件。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得改变原有的经营策略。对浪潮而言,这既是挑战,也是发展的新机遇。他们需要在新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位置。
产业现状的不确定性
人工智能行业面临不少变数,众多算法企业一旦离开实验室和面向消费者互联网业务,其产品往往不够完善,即便是顶级云服务提供商的产品也不例外。对商业企业来说,产品的这种不成熟状况是难以接受的。这是因为商业运作需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信度。
在市场推广和运用过程中,未完善的产品可能会遭遇众多难题,这些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对合作伙伴和未来方向的选择更为慎重,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,浪潮必须作出明智的决策。
人工智能的两大机会
浪潮认为,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主要分为两部分。首先,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,即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,推向市场。其次,是产业的人工智能化,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。
现在众多公司正致力于这两个目标,不过各自遇到了不同难度的挑战。比如,要让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化,必须解决技术实施和市场营销的难题;而要让产业实现人工智能化,传统行业就得接纳并融入这些新技术。
人工智能三要素与瓶颈
我们正经历第三次人工智能的浪潮,这波浪潮尤为可靠。在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中,数据主要掌握在行业客户手中,算法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,算力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。只有拥有强大的计算力,才能将芯片、应用、服务和算法提供商紧密连接,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核心,也是其稳固的基础。
若计算能力不够,人工智能的各个部分便难以顺畅合作。就好比一列疾驰的火车,动力不强就无法加速。作为后端企业,浪潮需在增强计算能力上彰显其特长。
产业融合与技术升级
自2018年开始,互联网及产业巨头纷纷增加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。随之而来的是,各类产品与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应用场景也迅速实现落地。与此同时,IT软硬件技术正从传统的开放标准化模式转向开源升级。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,商用软件与开源软件展开激烈竞争,然而在人工智能领域,计算框架则全部采用开源模式。
这种开源潮流有助于技术的广泛传播与进步,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加入的难度。然而,这也导致了竞争的加剧。在开源的环境中,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构建自身的独特优势。
你能否看好浪潮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后端环节,凭借其独特优势,克服重重困难,跃升为行业的领军者?若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,不妨点个赞并转发一下。
发表回复